8月14日,一则关于上海链家全面隐藏平台上二手房历史成交价的消息在业内持续发酵,引发关注。
随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打开上海链家官网及APP发现,在二手房页面,点击任何一套近期成交房源,其价格栏均显示“暂无价格”,仅保留小区均价纪录。
一位上海链家的经纪人表示,其在后台仍可查询到成交价等数据,但用户在前台已经无法看到房屋的历史成交价格。“如果客户询问,我们都会告知一房一价的成交价。”该人士表示,上海并非首个隐藏二手房成交价的城市,此前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都不对外展示历史成交价格。
对许多购房者和业内人士而言,链家长期提供的详细成交记录是市场透明交易的重要基石。而如今,多个城市二手房成交价被全面隐藏,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动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产物。
“链家隐价行为也是在利用信息差推动开展相应业务。如果价格一直公开,在单边上行或者单边下行的趋势中,市场肯定会恐慌。”一位中介机构市场观察员进一步解释道,从买家角度看,若楼市单边下行,肯定不愿入市;从房东角度来看,如果这个月价格比上个月还高,房东会不愿意挂牌出售,毕竟都想卖在高点。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链家隐藏二手房成交价主要是为了防止个别低价成交案例被广泛传播后扭曲市场预期,避免经纪人以此压价、买家据此大幅砍价,以及被公开市场当做案例渲染市场下跌氛围,从而起到保护市场稳定的作用。此举也被业内视为一种防止房价非理性下跌的“防跌机制”。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上述观察员表示,链家此举意在稳定市场情绪、减少非理性恐慌,但另一方面,历史成交价格被隐藏,让买家和卖家失去核心参考,双方犹如在黑暗中谈判,这样一来会使双方议价过程拉长,效率受损。而且一旦信息不透明,可能容易滋生灰色空间,不排除部分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交易、赚取差价,损害买卖双方权益。
上海链家“隐价”背后也折射出当下上海楼市二手房成交现状。
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7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69万套,环比减少8.67%,同比减少7.01%。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分析认为,虽然环比同比数据下降,但上海今年7月的二手房成交量表现比2023年同期更好,2024年则是因为新政刺激了交易增长。近3年,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逐年走高,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尽管成交量保持高位,但由于当前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偏高,价格竞争激烈。
从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上海7月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无论环比、同比均下跌。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看来,目前各地二手房价格依然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且出现新动向,即“房东不愿继续降价销售、购房者不降价就不买”,这也加剧了二手房交易买卖受困的问题。
一位房子位于上海外环外某板块的房东向记者表示,从年初就开始挂牌出售,整体来说,看房的人并不多,3月份出现了一个小高峰,那时候还有客户愿意出价600万元,但现在小区内同样户型的房子买家最多只愿出570万元,降价明显。
相比之下,上海内环内部分次新小区价格相对抗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是内环内小区,二手房成交价格也存在结构性差异,一些地段差、房龄久的老公房还在不断筑底,市场何时回升要看成交量和政策支持力度,次新房和地段优质商品房则相对抗跌。